夏季是事故高發季節,無論是近期黎巴嫩首都的大爆炸還是我國化工園區頻繁出現的火災,都對人們的生活及財產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而事故的應急處理和救援能力,對避免人員傷亡及后續生產尤為重要。
2017年1月江蘇一化企車間突發火災,但是由于指揮混亂及應急資源缺失等問題,這場火災持續了8 個多小時;而2015年7月四川一石化公司發生火炬冒黑煙現象,由于合理的應急救援措施,3個小時公司各生產裝置恢復正常生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方力量在化工園區應急處理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爭分奪秒,應急信息系統提前預警與實時反饋
化工園區應急信息系統的建立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進行信息化數據的采集,下達應急指揮指示和發布應急事件處理信息。
煙臺化學工業園借助第三方打造的應急一體化智慧平臺,已接入的企業視頻監控136路、安全環保數據536個點位,另外在園區設立了道路卡口7處、空氣質量檢測站2個、特征污染物監測設備3臺、地表水監測站2個、50米智能高空瞭望3臺。
3座50米智能高空瞭望塔,配置半徑5公里高清遠紅外熱成像儀,實現園區監控無縫全覆蓋;智能AI技術,24小時視頻監控捕捉識別人、物安全異象,生成預警信息;線上線下對接企業核實預警,確認查改直至警報解除,形成完整閉環;利用5G高寬帶、低延遲特點,構建視訊融合矩陣,緊急時可一鍵建群、數字會議、視頻共享,并在第一時間調集各方儲備應急物資,實現遠程救援指揮。
某園區通過第三方的智慧應急平臺,在今年5月份10:10分通過農藥廠高空瞭望監測到農藥廠(破產企業)內部南側發生火情,火情現場距離生產裝置及危固廢倉庫較近,裝置及倉庫周圍干草多且現場不遠處正在對裝置及倉庫內的危險物質進行處置,同時現場火勢逐漸擴大,現場人員對火情無法進行有效控制。平臺運維運營人員借助高空瞭望的優勢在應急聯動群匯報實時情況,使消防人員迅速了解現場情況后及時做出反應。10:20左右消防人員通過運維人員指引在企業外圍到達火情現場進行撲救,10:30左右火情被撲滅,有效的縮短了救援時間,避免了更大的災害發生。
南通DCS化工火災風險監測系統對園區內企業進行監測,通過DCS系統對數據低報事故線和高爆事故線的數據界值進行設置觸發,提前預警化工單位即將發生爆炸火災事故,一鍵推送至轄區消防中隊,指令快速出警。中隊根據預警指令出動,比正常接警出動至少節約了3至5分鐘,為救援增加了時間。
遼寧大連大孤山化工園區借助大連聯達科技研發的應急管理平臺已于去年開始運行,通過防爆型監控設備、溫感式監控設備、全景式監控設備、無人機等科技設備,對園區內福佳大化、東泰、金山水產等20多家重點企業及道路集中監控、統一管理。金普新區首次在化工園區內使用無人機進行日常巡查并對巡查情況進行實時傳輸,在應對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情況下,能夠克服事故現場人員無法到達區域的視頻影像資料,為應急救援專家組及時、準確的做出判斷,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應急設備及專家指導,做足物資保障
化工園區出現突發狀況時,應急設備以及指揮人員的能力對突發事故的救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應對重特大事故的救援裝備,包括運輸、偵檢探測、照明、通信指揮等裝備,還有大流量高揚程移動消防炮、移動應急電源等。還需要必備的人員防護器材,以及醫療救助站點能進行緊急事故的救治??傊笓]要對區域狀況有充分的了解,對預案中的程序有充分的理解,對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十分熟悉。
上?;^為進一步加強應急物資供應保障能力,解決應急物資儲備和調用問題,于2017年通過購買第三方社會服務的方式,成立了化工區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制訂了相應的應急物資管理制度和突發事件緊急調用程序,并于完成相配套的應急管理指揮系統應急物資智能化管理功能模塊的研發。第三方應急物資儲備單位作為化工區專業的應急聯動力量,通過增加應急物資儲備點,配置以智慧化手段,來提高調用效率。
揚州化工園區管委會利用恒基達鑫公司現有應急物資庫房,建設了揚州港口(化工園區)應急物資公共儲備庫,儲備庫內物資包括:消防器材類、污染清理類、應急通訊類、生命救助類等149項物資器材裝備,能夠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相關應急物資能夠迅速調運到達物資急需地,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危害,進一步夯實揚州化工園區應急管理基礎,增強園區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借助各企業內部高級專業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一線從業經驗豐富人員等各類專業技術力量,并從國家、省、市各級科研院所,邀請專家、學者,共同建立了大亞灣石化區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專家庫,有涵蓋危險化學品、機械電器、特種設備等領域的“學院派”和“實踐派”專家60多人。這些專家不僅為園區企業提供日常安全管理專業咨詢,還要參與救援基地7×24小時應急值守,或承擔現場應急處置技術支撐工作。
寧波石化開發區從2014年就開始引入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協助安全生產管理,園區組建了“10+10”的應急救援隊伍,從重點企業中選聘了51人組成石化區安全生產專家庫,聘請14名石化企業和咨詢公司知名專家作為應急專家庫成員。還借力園區內的鎮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鎮海石化物流有限公司、鎮海石化工貿有限公司、寧波大地化工環保有限公司等10家骨干企業,依托其專業設備和人員,組建企業應急救援隊伍,負責危化品設備堵漏、?;窂U棄處置、環境污染處置、電力工程搶險等工作。此外,還在8個點位設置了高空瞭望系統,實現了園區監控全覆蓋,一旦發現險情,即可在應急指揮中心實時監察,提高應急指揮效率。
演練實戰,防患于未然
應急管理部2號令《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應當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并將演練情況報送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上?;^為檢驗突發事件應急狀態下應急物資儲備基地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舉行了一次無預告演練,模擬化工區內某公司生產裝置發生泄漏后,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發出命令,要求化工區應急響應中心立即緊急調用一批應急物資到現場緊急集合點,中心立即通過應急管理指揮系統應急物資智能化管理功能模塊向應急物資儲備基地發出配送指令。從發出指令,到運送車輛到達事故現場完成應急物資交接,僅用了22分鐘,有效檢驗了化工區突發事件應急狀態下應急物資調用程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山東壽光侯鎮化工產業園區舉辦的綜合應急演練活動,模擬山東昊邦化學有限公司二期15號液氯儲罐突然發生泄漏,致使1人中毒。演練首次采用現場直播的形式,實現了智慧平臺與事故現場互動,主要負責人統一在智慧園區管理中心通過智慧平臺觀摩。演練分兩部分進行,首先,昊邦化學有限公司啟動公司應急預案,進行現場處置,同時電話向園區主要負責人匯報事故情況,并將事故詳細信息通過智慧管理平臺發送至應急救援人員手機,通知其立即趕往現場組織救援。園區主要負責人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趕往智慧平臺應急指揮中心,擔任應急救援總指揮,所有應急裝備及設施在5分鐘內到達了事故現場參與救援,無人機將事故實時情況傳送至應急救援指揮中心,6支隊伍各司其職有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通過演練,驗證了園區制定的事故應急預案可行有效,鍛煉了園區應急救援隊伍,使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更完善,應對事故的救援處置能力大幅提升。